川蜀看似封闭,实则联通八方,既得四海风气,又持一方水土。一方面融汇,一方面创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留下了很多独具个性的标志。
比如酒,伴随人类饮食文化的提高而精进,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酒的特殊属性,在于打破生活和生命常态,接天近神,具有灵性。因此,常被赋予连通天地的祭祀重责,同时也是隆重盟会必须的礼仪表现和象征物。
此外,酒还是通族欢畅、亲友歌乐的媒介。酒通人心,执觚举盏,心情气氛却大不相同。《诗经》中《小雅·頍弁》一篇,有周王宴请兄弟亲戚,借酒说出自己心里话的名句:“乐酒今夕,君子维宴。”果真有乐?现实的危机时时逼近,而人生的短促近在眼前,借酒平息和抚慰周王的矛盾及焦虑,这是何等无奈。《小雅·伐木》中也有传递平民之乐的诗句:“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诗中的那种亲切和轻松的饮酒氛围,与周王之饮形成反差。隔着千年,读者也可感受亲情之乐。敬酒一词,从尊崇处而至友朋,实在是种进步。
酒出自粮食,粮食的精华液成于酒,那么粮食的丰产是酿酒的必然保障。此等妙物如若无缘水系丰富、地厚田肥的天府巴蜀,真是无法想象。我觉得酒香和酒的精神,其实早于茶和火锅而浸透了这方水土。若非如此,难以想象今天四川人性格中的那种放达通透和幽默精怪。有时,我看四川盆地和酒窑有几分相像,不聚精出华才怪。于是便想,三星堆出土的那尊铜兽首冠人像所虚握之物,可能是酒尊,正献于祀礼。这当然是猜度,不足为凭。但是四川博物馆展示的青铜象首兽面纹罍和蟠龙盖兽面纹罍,却真是盛酒巨器。想想酒香弥漫巴蜀的青铜时代和青铜世界,就觉得一种远古诗情正在催激生命的涌流。新都出土的东汉酿酒画像砖,人物神态生动,动作标准,分工明确,程序井然,酒香透过时光之远,令观者鼻翼翕张。是谓酿酒业的直观图示。
四川多酒,然而精华尽在黄金水线一路,这是高品质中国白酒集中地。“中国酒都”宜宾处在这个区域的核心地带,酿酒历史至少可以追溯两千年以上。秦汉之时,“蒟酱”已见典册;流至唐宋,“重碧酒”“荔枝绿”的清亮光泽浸润诗词文赋。黄庭坚寓居戎州三年,写下17篇酒气弥漫的诗文。他极为推崇的“姚子雪曲”,是岷江北岸锁江亭绅士姚君玉家的私酿。这种秘酿,取自杂粮,便是今日五粮液的前身。
交错、交汇、交融,川人的聪明才智多在汇聚而取精,融和而提纯。川菜蜀锦也好,花笺刻印也罢,莫不如是。宜宾佳酿是在得天独厚的山水中,倾人力才华,集经验智慧,方才得到的仙琼玉浆。首先是天赐孕酒的风气和风土。此地虽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却兼有四川盆地气候类型,常年温度起伏小,昼夜温差也很小,湿度大而阳光好,正是植被生长的天堂。再看水土,三江绕山绕城映万物,金沙江、岷江皆出自青藏高原,万年冰雪溶融,成河成江,浪涌古戎;翠屏山、七星山、催科山三山并峙,山环水绕,草长花开,树生木盛,灵禽振羽,敏兽飞蹄,形成天然的生态公园。
宜宾土壤性弱酸,黏度强,富含多种矿物质。其中镍、钴等元素,是酒业培养窖泥之关键。天时地利尽占,酿酒配料与工艺更是历千年,经数代,方才确定。明代,“温德丰”掌柜陈氏开糟设坊,融合“姚子雪曲”酿制精要,悉心调试酿造材料、配方、工艺,终于有成,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秘方”。出自他手的“杂粮酒”香播巴蜀,名传秦晋。在“陈氏秘方”基础上,后人求精出良,不断揣摩,最后筛定原产非洲的高粱,原产中国的大米和糯米,原产西亚的小麦和原产南美的玉米,五种粮食合而为一。融五洲农植精华,和南北方的秘酿配置,道道工艺求精,处处监察严谨。此酒生成,满室盈香,醇馥沉浸。举杯一饮,酒香舌本,如啜秋露。晚清举人杨惠泉品此佳醪,喜不自禁,脱口而出:“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名扬好酒,酒传其名,天然而成。
山水集合之禀赋,远古精神之传递,工法技艺之琢磨,选材融汇之灵通,老窖秘藏之富集,尽数浓聚于一滴一滴的酒液之中。杯酒入唇舌,甘醇香浓;入胃肠,温润和暖;入心肺,净爽透身;入骨入魂,回味可得的那丝甜味,恰似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一种安慰。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是古贤基于人的有限性而生发的感慨。生命之于有限性的克服,除去置此身于宏大时空、伟大事业的进取;还有一种,就是在深思静观中获得圆融。然而,无论有限无限,无论何种境况,酒都予人安慰、提醒和鼓励。酒映人心,酒也超拔人生:所谓酒,正是在舌尝酸、甜、苦、辣、咸,耳充宫、商、角、徵、羽,目击红、黄、蓝、白、黑之后,对于自我、世界、精神提纯的一种表达和象征。始于耒耜的五粮液兼清醠之美,更是集合天地、集合时空,集合文化和心性,集合物质和技艺的大融合和大提纯,因之几乎同质于人类生活和精神的美的呈现,是诗的情境的活态表达。
入蜀,几次与诗人聚于杯前,四川诗人如酒,那份情意的爽净醇厚,也如杯中静卧、入喉醇甘的五粮液,往往令我怀想很多。在这种时候,觉得没有比梁平先生的诗句更能贴切地表达友谊:“我拿一条江敬你……”只有这样的酒,只有和这样的知己对饮,才能感知大江大河的绵长,才能尝到人生的真味。
作者简介
郭建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市作家协会主席,青海省文联文评中心主任,《青海湖》文学月刊主编。著有诗集《穿过》《植物园之诗》《昆仑书》,散文随笔集《大道与別径》等。获青海省第六届和第八届文学艺术创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人民文学》2015年度诗歌奖,2017年《文学港》储吉旺优秀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二届欧阳山文学奖,2023年度《十月》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