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指出,秦俑于制作时,工匠是先烧制后上色,全都是很鲜艳。当人们初次出土见到兵俑时,兵俑衣著、武器等的颜色斩十分鲜艳。只是由于彩绘脱落,又或者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和湿度影响,破坏了彩绘文物的色彩,因此我们绝大多数看到的展品,颜色都已剥落。
秦始皇兵马俑在1970年代被发现开始,至到1990年代,由于技术问题,这种彩绘很难被保存下来,只能以相片和文字纪录下来。但博物院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更成立小组,专门研究如何保存陶质彩绘文物,近年出土的兵马俑已尽可能保留到出土时所见到的色彩。
事实上,秦俑的彩绘涂层十分丰富,主要有红、黑、紫、蓝、赭红、白、绿等,深浅层次各有不同。大部份颜色,都是来自然界的天然矿石,例如红色为辰砂、黑色为木炭、赭红为氧化铁。至于「中国蓝」和「中国紫」是需要人工合成,因此更显得非常罕有。但当时的人怎样合成这颜料,至今仍然是个谜。
据了解,文物保护专家要修复一个兵马俑,相当花功夫,至少需时三至五个月。期间要保持湿度,防止残存颜料干燥翘曲,修复师用各种细小工具,去除覆盖在陶片上的泥土、灰尘,才可还原其形象和颜色。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目前尚未发掘完成。
「中国蓝」和「中国紫」彩绘兵马俑,会连同其他先秦至元代的陶制彩绘文物,于8月30日在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展览名为《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展期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