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堂位于方外观东侧,是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最大的园林景观,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正楼朝西,上下各11间,故又称“水法十一间殿”。楼门左右各有数十级弧形叠落式石阶,环抱楼下喷水池。楼南、北也有小喷泉池。
大喷水池呈蝙蝠形,雕有海水江涯图案。池东有硕大的蕃花石雕贝壳。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坐像,以取代西方的裸体雕像。铜像按照十二时辰的顺序,依次从口中喷水,正午则十二兽首一同喷水,俗称“水力钟”。
海晏堂后有一座工字形平台楼,东西向十三开间,是为附近喷泉群供水的蓄水楼。东西两端外观为二层楼,实为水车房。中间平台楼下有大型海墁高台,台上蓄水池用锡板焊接而成,俗称“锡海”。蓄水池台基现存。
海晏堂是由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3位传教士设计,由中国工匠建造完成的。郎世宁、王致诚负责建筑的整体构思和细节设计,蒋友仁负责水法喷泉。
现圆明园遗址公园中蕃花石雕贝壳、水力钟基座、水池保存较好。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兽首铜像流失海外,后部分被购回或捐赠回国,牛、虎、猴、猪首现存保利艺术博物馆,鼠、兔首2013年入藏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