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妇联公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上海女性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女性初婚初育的年龄大幅提高,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跟国家实施的二孩政策有关吗?因为在二孩政策开放后,很多单位担忧招收女职工会面临生二孩请长假的问题,那么这是否是上海女性初婚年龄提升的原因?
未婚女青年比例攀升
与全国相比,上海男女的初婚年龄提高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且女性初婚年龄的提高幅度高于男性。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0.3岁和28.4岁,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5.0岁和5.4岁,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5岁和1.9岁。2015年,上海女性的初育年龄为29.0岁,已经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比较2005年和2015年的有配偶人口比例可知,女性有配偶的比例在各年龄段都有下降,且在25-29岁年龄组降幅达11.5%,30-34岁年龄组降幅也达7.6%。也就是说,在过去10年中,男性青年的婚姻状况变化不大,而女性青年的婚姻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赞同“妇女回家”不降反升
女性在经济、教育中社会地位的提升,并未显著改善其家务劳动的分担,女性承担着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负担。比较三次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可知,对于“男人应以社会为主,女人应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不仅男性在1990-2010年期间赞同率上升,女性的赞同度也上升。表示“很不同意”的比例大大降低,女性从1990年的45.2%,到2000年下降了24.5个百分点,2010年再降5.2个百分点。与此相对,表示“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却从1990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7.2%。
“二孩政策”实施后隐性歧视加重
自“十三五”以来,上海女性总体就业形势稳定,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但很不平衡。最新的分区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总体城镇女性就业率为40.3%,但有9个区该比重未达40%,其中最低仅为26.5%。调查者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加重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属性。用人单位在用工选择上的隐性歧视加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