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小兰就和家人一起去了浙江教育考试院查询她的志愿填报情况,浙江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给予的答复再一次证实了小兰的怀疑。经侦查,案件在7月19日告破,犯罪嫌疑人竟是小兰的同窗好友小柯。
她的高考志愿被人动了手脚 嫌疑人竟是自己的同窗好友 小兰对于这次高考她是抱着很大期许的,因为她为了考取某传媒大学,已高复一年了,她不想再落榜再高复一年。但是那天晚上,不论小兰怎么刷新网页,都被告知,她没有被录取。
在伤心之余,小兰还发现,这次考试成绩在她后面的考生,居然被录取了。对此,小兰和家人都是满腹的疑问和不解,决定打电话咨询报考的某传媒大学,然而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的答复,更是令小兰和家人震惊不已。
工作人员告诉她,她的志愿填报的是“服装表演专业”,不是“表演专业”。且“服装表演专业”是需要另外去参加面试的,但这个面试小兰并没有去参加过,所以她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但小兰记得,自己明明填报的是“表演专业”,她还截图保存了,为什么会变成“服装表演专业”了?按照小兰的考试成绩,如果没有被修改志愿,是可以被这所大学“表演专业”录取的。这时小兰才意识到自己的志愿可能被人改动了。
7月13日上午,小兰就和家人一起去了浙江教育考试院查询她的志愿填报情况,浙江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给予的答复再一次证实了小兰的怀疑。
小兰记得,自己是在6月26日下午5点半左右提交的志愿,之后她就再也没登录过填报志愿的网站。但系统记录显示, 6月27日15点01分,有人登录过小兰的填报志愿账号,并且在15时23分,修改并提交了新的志愿。
所以,这在是填报志愿的截止最后时间前,有其他人登录了她的填报志愿账号,并且修改了她之前填报的志愿。得到确认后,小兰和家人当天就前往临安区公安分局锦城派出所报案。
经侦查,案件在7月19日告破,犯罪嫌疑人竟是小兰的同窗好友小柯。
他说修改志愿都是为了她好 “好心办坏事”害人也害己 “检察官,真的没有别的原因,我是为她好,以她的能力上这个大学真的太可惜了,我希望她这次录取不了再高复一年,可以上更好的大学。” 带着学生气的犯罪嫌疑人小柯,在提审室的铁窗后低着头,告诉临安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的承办检察官。
小柯是在杭州某艺术学校读的高中,在这里,他认识了小兰。他和小兰还有另外3个女生因为关系要好,建立了一个名叫“因为遇见”的微信群。小兰曾在“因为遇见”这个群里发过她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以及登录密码,让小柯帮其打印准考证。
小柯就是利用这些信息,自认为“为她好”,擅自修改了小兰的高考志愿,并导致小兰落榜。此时的小柯非常悔恨,他的行为不仅导致小兰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也使自己进入铁窗,可能无法继续学业。
案情清楚明了,证据也是确实充分,但是承办检察官的心却是沉重的,这涉及到是两个孩子的未来啊。
检察官还了解到,小柯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7岁那年小柯的爸爸因一场车祸去世了,小柯的妈妈之后也改嫁了,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为了供养小柯读书,爷爷奶奶省吃俭用,甚至连看病住院的钱也省下来,就是希望能把小柯培养成才。
小柯的爷爷给检察官写了一封信,说小柯从小很懂事,学习也很努力,眼看就可以去读大学了,却因为不懂法,不懂事,“好心办坏事”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承办检察官看着这个案子陷入了沉思:法律是公平的,小柯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执法也应该是有温度的。
小兰现在如愿被录取了检察机关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在审查逮捕期间,承办检察官查找相关的案例,了解类似案件的判决情况,同时主动联系了公安机关。公安联系学校后,现教育考试院已经将她补录进原先她填报的某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小柯造成的后果得到了修复。
承办检察官也建议小柯家属代替小柯向小兰道歉,小兰也接受了真诚的道歉,表示愿意谅解。小柯家属向检察院提交了希望得到从轻处理的申请。
本案中,小兰受到的损失得到了弥补,社会关系也已经修复,小柯虽然目前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但他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小柯一时出于自认的好意犯下错误,家庭也愿意加强管教,且社会危险性较小,最后临安检察院依法对小柯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延伸阅读对“篡改高考志愿”必须严惩 此前备受关注的山东青岛胶州高三毕业生常升高考志愿被同学郭某篡改一事有新进展。据人民网报道,青岛市公安局确认,胶州警方日前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请逮捕郭某。而常升同学也在8月7日收到快递公司的电话,拿到了陕西师大老校长亲自用毛笔书写的录取通知书。常升的母亲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还谈到了篡改志愿的郭某。“前几天接到了检察院的电话,说是如果我们愿意写一份‘谅解书’,说不定对郭某的惩罚会轻一些。”常母说,常升愿意写这份“谅解书”,而且会在自己出发之前写好送给有关部门,希望郭某能顺利去上学。
常同学以德报怨,是他本性良善,有光风霁月的胸怀,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说不计较就可以不计较的。郭某将要面对的是公诉和刑法,而他的父亲再怎么哭诉自己没教育好,提出给对方家庭经济补偿以及曾经设计的让常同学去当兵云云,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错了就是错了,必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才是公平。至于郭某是不是还能继续去陕西师大读书——即便可以免于刑罚赶上开学,也希望校方能够慎重考虑。毕竟师范院校是培养教书育人的“先生”的地方,这里的学生毕业了以后会言传身教影响一批又一批的祖国花朵。故而,对品行的考量应为重中之重。
更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山东单县又曝光了一起篡改同学高考志愿的事件。据澎湃新闻消息,根据菏泽警方介绍,单县一中学生、犯罪嫌疑人陈某嫉妒因他人高考分数高,一共进入5名同班同学的报名系统,篡改了4人的高考志愿,第5人因为分数没有他高,就没改。而他填报的志愿和被篡改的4名同学的志愿并不相同,不存在相互竞争。8月5日,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
再向前追溯,2014年,山西考生梁继鹏高考志愿被同学刘某篡改。2015年,因平时有矛盾,河南考生杨某高考志愿被赵某篡改。除了这些因为存在竞争和积怨报复的,还有人纯粹是为了私利篡改志愿。2011年,安徽省全椒县三圣中学班主任杨文祥为了获得每人300元的推荐提成,将37名考生志愿篡改。2012年,四川眉山的12名考生志愿被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招生老师篡改。2013年,为多赚提成,河北29名考生的报考志愿被篡改,而篡改者的动机也只是为了招生提成。
不可否认,无论高考怎样被诟病,它依然是当下很多平凡人家子弟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有效渠道。也正因为如此,篡改人家的志愿,不仅仅是有没有大学上或者去哪里上大学的问题,而是对他人及其家庭的无情掠夺。旧小说里有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今,这些篡改他人志愿的人,因为心中的贪念或是恶意,断的是人家的“才路”,怎能轻纵?
杜绝此类现象,一方面是要不断强调考生、家长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密码,学校也不应该再做全校统一一个密码的粗暴要求;另一方面,更是应该加大处理力度,不要被嫌疑人及其家属的眼泪蒙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给更多人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