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讯,新华社石家庄5月21日电,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已培育推广出一批平均节水超过30%的节水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小麦丰产不减产,破解了华北漏斗区地下水超采的难题。
新华社 供图
这是记者5月21日从此间召开的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暨华北麦区节水品种现场交流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针对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水资源紧缺和黄淮南片赤霉病危害加剧的问题,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相继对节水材料和赤霉病抗性材料进行鉴定选育,评选出石麦15、石麦22、衡观35等7个小麦节水品种,西农511、郑麦9023、宁麦26等9个较抗赤霉病品种。
节水品种在足墒播种、春浇一水条件下,可实现亩产1000斤以上。赤霉病抗性较好的绿色小麦品种可有效控制和减轻赤霉病危害。这些新品种的培育推广,标志着我国小麦育种研究在保持产量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上又迈上了高产绿色优质并重的新台阶。
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表示,节水抗旱小麦品种的推广破解了华北地下水漏斗区超采难题,促进了地下水位回升,平均亩经济效益增加100元以上,推广节水抗旱品种成为华北麦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性的病害,不仅造成小麦减产,而且大大降低品质、影响食品安全,较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大幅减少了农药用量,稳定了小麦产量,提升了小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