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滴滴出行APP”发布,昨晚(15日)11点起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同时试运行深夜运营规则。
昨夜今晨,“中国之声”在北京市不同地点的四次行程体验看(两次快车、两次礼橙专车),滴滴新的深夜出行服务运营规则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深夜出行变得更加有保障。
不过,行程测试中也发现了一些诸如礼橙专车司机信息难核实、司机安全知识考试有糊弄嫌疑等其他问题。
“滴滴出行APP”截图
深夜接单的都是老司机
试运行期间,快车(含优步、优享)及专车司机在深夜期间(23:00-5:00),需要满足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等条件才能接单。
上述报道举例称,在晚上11点10分预约的从北京双井附近到朝阳公园附近的一辆车牌尾号为02R2的紫色马自达优享快车,司机胡师傅注册时间是1013天,行程单数4944单。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安全大整治(9月8日-15日)期间,滴滴方面取消了23点到凌晨5点的几乎所有业务,范围包括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并且上线了紧急呼叫、一键报警以及全程录音等功能。
滴滴方面声称,在平台各项安全措施逐步落地和深夜停服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每百万订单车内冲突数由52.2单下降至44.7单。
行程自动分享给紧急联系人
滴滴在安全大整治期间推出多项举措。首先最重要的,是一键报警功能。
在“滴滴出行APP”的行程页面和“安全中心”页面,都可以找到这个一键报警的醒目按钮,点击“呼叫110”后,手机将自动拨打本地110,而页面中也提供了车辆、司机信息以及当前所在位置的信息,方便与警方沟通。
此外,APP提示,在乘客报警后,滴滴也将根据警方要求,提供相应信息。另外,在一键报警的页面上方,也有红色字体的显著提示:“谎报警情将被依法追责”。
其次,是紧急联系人功能。
在预约车辆之前,“滴滴出行APP”自动提示可以设置紧急联系人。
按照提示,可以添加譬如同事的姓名和电话,并且开启了自动分享行程,设置了生效时间——23点到凌晨5点。
据介绍,开启了自动分享行程或者使用一键报警功能的时候,行程信息会通过短信自动分享给紧急联系人。
经过“中国之声”实测,行程开启后,同事也的确收到了包含车牌、司机姓、以及行程地图的相关信息。
第三个功能是行程录音保护。
根据介绍,该功能是在车主端完成的,不占用乘客流量。
上述报道称,司机胡师傅展示了司机的手机端APP上的录音安全保护界面。
该界面显示,“录音正在实时上传到滴滴平台,可作为申诉、差评、投诉依据”。
公开报道显示,从9月8号滴滴试运行全程录音以来,目前录音功能已覆盖全部订单的78.9%。
礼橙专车司机信息难核实
至于礼橙专车,乘客端APP似乎还是找不到司机的注册时间和接单数量,只能向司机进行效力比较弱的口头核实。
根据快车司机胡师傅的介绍,“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的条件,可以说的确能够“过滤”掉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司机,但“总数也就占到10%到20%左右,基本被刷的都是新注册的司机。如果司机真想使坏,光靠这些还不够”。
另有司机介绍,整改后的滴滴对于深夜服务的司机审核机制的确变得严格了,有些人车不符的会被刷掉,对于司机也要求必须是无犯罪记录。
如果投诉率比较高,司机会被限制进行夜间接单。
“安全知识考核两岁小孩都能过”
“其实审核挺简单的,考试两岁小孩都能过的。他的安全知识考试就两个答案,一个是,一个否两个选项。比如你夜里开车允许你喝酒吗,就两个选项,一个允许,一个不允许。这样简单的问题,有糊弄的嫌疑。”司机闫师傅说道。
他所提到的审核,或称之为“安全知识考试”的,是从9月13号开始,滴滴方面在全平台开启的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且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闫师傅认为,每一个滴滴司机都应该到滴滴公司去参加真正的考试,真正的培训,真正听安全课和培训课。就像出租车公司一样,定期回去培训。
另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司机师傅表示同样存在着缺陷。因为“进行人脸识别的人可能并不是司机本人。”
最后,也有司机师傅对全程录音功能的隐私权问题提出了质疑。
据报道,为确保北京出租汽车运营市场平稳有序,近期北京市也开展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晚上11点后将严查黑车扰序及出租车拒载等违法行为,并激励出租车驾驶员夜间运营。
以下为人民日报此前评论: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9月14日发文称,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滴滴公司今天发布公告称,9月15日起,将恢复深夜出行服务,规定快车及专车司机需满足注册时间超过半年、安全服务超过1000单等条件才能在深夜期间接单,同时向公众报告了安全大整治阶段的进展。围绕过去一周的争议,我们今天来聊聊滴滴那些事儿。
想必许多夜归人还记忆犹新,在滴滴网约车停运期间,不少人遭遇了打不到车的焦急、出租车司机拒载挑单的困扰、黑车司机漫天要价的无奈。不少用户留言怀念滴滴“不打烊”的日子;而有的人认为滴滴夜间停运,未提前30日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涉嫌违规。众说纷纭,争议不断,正是因为人们发现,网约车已经深深融入自己的生活,而将刚性的出行需求建立在一家企业之上,又是多么脆弱。
脆弱,源自“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在一次采访中,滴滴创始人程维回顾6年的发展时,曾透露滴滴每日订单量达3000万。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之后的滴滴,内无对手、外无强敌,尽管夜间停运期间空出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像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易到、曹操、嘀嗒等中小平台的运力规模难以与滴滴匹敌,很难承接滴滴停运后的海量用车需求。这样的市场格局,直接导致了滴滴暂停夜间服务之后,市场呈现出部分无序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也间接暴露出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还有完善改进,也提醒政府密切关注和预防行业垄断的发生,培育网约车市场更多的竞争主体。
公司越大,责任越大,受关注度也越高。滴滴的员工守则上,这样阐释自己的价值观:安全第一、用户体验第二、效率第三。但从滴滴强调“远低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发案率”到海淀法院网披露“滴滴平台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公众知悉”,从郑州空姐遇害案到乐清强奸杀人案,从整改期间依然给没有资质的司机派单到上线“一键报警”却形同虚设,用户发现最后还是效率第一、KPI导向。正如程维所说,“好胜心盖过了初心,狂奔的发展模式早已种下隐患。内部体系提升跟不上规模扩张,就像灵魂跟不上脚步”,滴滴要度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与其用公关频频刷屏,不如用整改好好刷心,放下浮躁,拥抱合规,投入安全,彻底补课。否则,等来的不只是法规的惩罚,还有用户的用脚投票。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批评滴滴,揭露其存在的问题,不是要彻底否定滴滴存在的价值,而是为了鞭策滴滴守住底线,不断改进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利的消费体验。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滴滴开启并发展了网约车市场,给大家带来了出行便利,也推动自己的估值节节攀高。既然是行业发展的受益者,就理应成为行业健康的助推者,这是人们的期待,也是为什么滴滴危机之后有那么多用户化身“产品经理”为其建言献策的原因。滴滴需要珍视这份期待,让自己变得更好。
正所谓,一人得病,众人吃药。滴滴的教训,是网约车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启示:满足用户便捷、高效的需求,坚守民众安全、放心的底线,才是永恒的主题。一段时间以来,买到假货投诉无门、给出差评被商家骚扰、竞价排名导致鱼龙混杂、大数据杀熟让精准营销面目可憎、黑心外卖屡禁不止、共享单车无序投放扰乱公共空间、移动支付隐藏安全风险……野蛮生长却渐成气候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社会秩序、环境生态等不断带来风险压力。是时候重构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重建平台的责任框架、调整政府监管模式了。只有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模式,我们的互联网行业才能更加健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