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25日宣布,自6月10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这是我国自2010年以来首次调整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最大上调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
此次价格调整对百姓生活有何影响?为何要在此时理顺居民用气价格?如何推进天然气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居民购气价格不会立刻上调 城镇居民月均增支7元
6月10日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上调后,居民购气价格不会立刻调整。
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分级管理。门站价格由国家管理,门站以下销售价格由地方管理。此次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理顺后,终端销售价格将由各地政府综合考虑居民承受能力、燃气企业经营状况和当地财政状况等因素,自主决策具体调整幅度、调整时间等。调价前须按规定履行价格听证等相关程序。
“各地如果2018年需要调整销售价格的,原则上要在8月底前完成调整工作。”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与加强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同步推进,有利于降低销售价格调整幅度。
按照国家发改委此前要求,各地将于6月底前出台配气价格监管规则,降低输配气价格;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取消不合理加价,降低供气成本。此次调价还将结合居民阶梯气价制度的完善,降低居民销售气价特别是一档气价上调幅度,更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预计各地销售价格调整幅度都将小于门站价格调整幅度。”这位负责人说。
由于各省门站价格调整幅度不一,各地终端销售价格调整幅度也不一样。以城镇居民每户每月基本生活用气20立方米、每立方米最多上调0.35元测算,每户每月增支7元左右。
此次理顺价格涉及气量只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左右。按终端销售价格最大提价幅度每立方米0.35元、2018年8月全部疏导测算,影响2018年CPI上升0.02个百分点甚至更小。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此次调价方案强调对低收入群体和北方地区农村煤改气家庭实施精准补贴,中央财政将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等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各地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确保低收入群体和北方地区农村煤改气家庭等生活水平不因理顺居民用气价格而降低。”
居民用气价格改革滞后矛盾凸显 理顺价格有利改善供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占消费总量80%的非居民用气价格已由市场形成,或建立了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上浮20%、下浮不限的弹性价格机制。但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通过陆上管道供应的25个通气省份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做调整,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
“目前居民用气平均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1.4元左右,不仅低于进口气供应成本,也低于国产气供应成本。”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居民气价倒挂,既不利于保障居民用气供应,也不利于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对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此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7年已接近40%。
天然气通过长输管道输送到各省份门站后,哪些切分给居民,哪些切分给非居民?“市场供需紧张下,面对价格差,企业有强烈动机把居民用气倒给非居民,政府监管也很困难,价格信号失真造成市场扭曲和混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说。
去年采暖季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居民用气受到影响,凸显居民气价偏低的矛盾。
门站价格理顺后,门站环节将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郑新业认为,这有利于改善天然气供应,理顺政府和企业关系,也将改变以低价补贴高收入人群的现状。
思亚能源咨询公司总裁李遥说,理顺居民用气价格后,地方政府和城市燃气公司在推进煤改气中,会更充分考虑气源落实和下游用户承受能力,通过改善农村建筑保暖等手段减少天然气浪费,推动煤改气理性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确保天然气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安排。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具体门站价格。
为保证改革顺利实施,通知要求方案实施起一年内门站价格不得上浮。目前居民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差较大的,此次最大调整幅度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剩余价差一年后适时理顺。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居民和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衔接后,消费旺季可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适当上浮,消费淡季适当下浮,可引导用户旺季少用气、淡季多用气,促进削峰填谷。
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务。“定价机制改革是天然气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将倒逼改革不断深化。”刘毅军说。
目前天然气门站价格采用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说,我国对公用事业民用价格调整持审慎态度。一方面价格要基本反映成本变动,防止市场信号失真,另一方面要周期性抹平价格剧烈波动,确保供应及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