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深圳市光明区的通知。这是继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区和坪山区之后,深圳又一个获批的行政区。从此,在深圳十区之中,只剩下大鹏一个新区,剩余九个,全部都是行政区。
当前,“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树立起了广东新时代发展的新航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深圳正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光明位于深圳西北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升级为行政区后,光明不仅为自身发展获得重大机遇,也为深圳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新的源动力。
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更强化
成立十年来,光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 是2007年的5.3倍,年均增速约20%。每平方公里实现GDP产出达到5.5亿元,是2007年的5.4倍。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42.9亿。
新时期,光明提出要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华星光电、贝特瑞等企业为龙头,以新型显示、石墨烯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速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若干具有光明特色的产业集群。
当前,光明正迎来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期。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云谷、华星光电G11等重大项目落户光明。尤为值得期待的是,落户光明的科学城,装置核心区重点布局若干大科学装置及其配套研究平台、国家级实验室等,将形成强大的科技产业集聚和转化能力,并吸引一大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光明,实现各种科技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逐步成为深圳乃至中国南部重要的源头创新策源地。
有专家表示,此番设区,光明聚集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将更加强化,光明要用好良好区位优势,一是不光要对接南山,还要更好对接宝安大空港,带动松岗、燕罗、龙华观澜等区域,用渗透性方式把深圳基础产业做强;二是光明离东莞大朗近,新区要用好科学城平台,探索与大朗大科学装置的创新资源源头合作。
有利于抢占大湾区机遇
从深圳的发展战略来看,深圳东部、中部、西部集群发展态势明显,但深圳北部缺乏引领北部区域、临深片区发展的强力引擎。
光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处于深圳科技创新核心强区(南山)和东莞着力打造的未来科技创新中心(松山湖)之间,离深圳前海自贸区、广州南沙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距离分别为25公里、50公里、80公里,在高端资源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起承转接的重要作用。
光明希望未来能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国家级科学城、珠三角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深圳北部中心,抢占有利位置,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有观察人士指出,光明接壤东莞,是深圳向外辐射的窗口,成为行政区之后,更有利于促进深圳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尤其光明凤凰城由于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的设站,是人才进入光明的重要门户区,以高铁站为核心,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这将提升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竞争力。
笔者注意到,作为深圳17个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与科学城片区唇齿相依的凤凰城,几乎就是承接巨变带来的辐射的最直接区域。凤凰城的投资总量持续增长,通过高效统筹规划及重大项目引进落地,截至目前,区域内已落地实施项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区域历年投资总量在17个重点区域中排名第一。
配套方面将迎来更多利好
今年初光明召开的2018年工作会议提出,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四城两区”,即全力打造高端业态集聚的产业新城、引领源头创新的科学新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新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加快建设质量型创新型智造强区、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
近两年,光明在城市配套功能提升上下了不少功夫。在交通出行方面,2017年4月17日,深圳光明城站至福田站高铁实现捷运化,让光明迈入了“20分钟生活圈”;2018年2月27日,新区城市交通品质大提升暨“光明绿色行”项目启动,将建设改造提升485条道路,全力打造绿色出行示范区。
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配套方面,2018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医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这是继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后的又一重磅利好。随着医疗集团成立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业,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建设持续推进,以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深圳西部将崛起一座、教育医疗区域高地。
由功能区晋升为行政区,在管理、推动辖区经济建设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力量。可以期待,随着行政区的成立,光明在居住、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方面将迎来更多利好。
从率先践行“大部门”体制,到2016年街道区划调整,光明在深圳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贡献颇多。此前社区基金会也获得过广泛的关注,社会治理新格局探索不断创新,光明成为行政区将有助于在基层治理方面获得体制机制的优势,为治理升级,为深圳走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最前列提供更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