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已经90岁高龄,但袁隆平院士依旧醉心于水稻研究。今天袁隆平提出了关于海水稻的最新目标,那么, 海水稻 科技攻关,袁隆平怎么说?
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办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袁隆平介绍了耐盐碱水稻(俗称 海水稻 )研究的新目标与新进展。
袁隆平提出,发展耐盐碱水稻的最新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300亿公斤的增产是什么概念?会上,袁隆平以湖南省为类比,指出这相当于湖南省当前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换句话说,300亿公斤的增产,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
基于这一宏大目标,袁隆平院士也提到最新研究进展,表示以抢占国际盐碱地利用技术领先地位、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为目标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中。据悉,该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
袁隆平院士对于耐盐碱水稻的研究进展信心十足,他指出,耐盐碱水稻在世界多国都有研究,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甚至部分国家已经研究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中国之所以在数年之内就有较大突破,很大原因在于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据统计,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当前疫情阴影之下,粮食安全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的这一新目标对于未来巩固我国粮食安全无疑是重大利好。
据了解,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的水稻 ,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海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截至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9月下旬全国秋粮已陆续开始收获,2019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除局部遭受旱涝灾害外,大部地区作物长势好、呈增产趋势,再加上夏粮、早稻已实现丰收,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连年增产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农业科技正在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未来,科技改变的将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技术,科学技术的推广将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理念,未来,人们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丰收将会变得更有保障。
来源:http://www.hns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