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海I号”将带着故事赴欧洲巡展
“亚洲内海——13—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是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升温,“海丝”文物背后的故事日益引人入胜,博物馆跨省、跨国交流合作蔚然成风,近年来广东文博界频频有大动作。此外,“南海Ⅰ号”“南澳Ⅱ号”也在近些年有不少重要考古发现,让广东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透露,馆方为迎接广东省博物馆建馆60周年,将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并计划于2020年带上“南海Ⅰ号”文物赴欧洲巡展。
继去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牵头城市后,今年4月3日,广州牵头24个海丝申遗城市代表共同签署《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这标志着“海丝故事”的讲述将翻开新的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宋金绪 通讯员 张晓斌 凌浩翔
“海丝”文物跨国“互访”
上月底,一场筹备两年之久的跨国海丝大展帷幕在广东省博物馆拉开。港岸繁忙,商船云集,碧海沉舟,舶货琳琅……“亚洲内海”展览开篇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七八百年前的海上风云引人遐想。德化白瓷与高丽青瓷斗艳,出水遗珍和传世名物并陈,共同见证“亚洲内海”的陶瓷贸易兴盛岁月。
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以“海丝”为主题的大展频现,此前先后举办“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等展览。本次展览参展文博单位达十数家之多,蔚为大观。
中韩两国共襄盛展,如何结下这段跨海“良缘”?要从一年前韩国举办的“南澳Ⅰ号——明代海上贸易”展览说起。“我们从‘牵星过洋’展的精华中,遴选200多件海丝文物带到韩国,也促成了这次交换展的落地。”展览策展人、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部副主任蔡奕芝介绍道。
跨国展览也带动了国内博物馆馆藏与考古成果的联动。为进一步丰富“亚洲内海”的展览内容,粤博广泛征集国内的元代沉船展品。辽宁省葫芦岛市博物馆、绥中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苏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仓市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等纷纷加盟。
粤博海丝文物走出国门也并非孤例。此前不久,广东省博物馆还参与承办了“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将过百件精美瓷器、金银宝石、石雕、古籍、外销画、金属器等送往德国汉堡和意大利罗马展览,向欧洲观众呈现了一幅东西方文明跨海交流、交融共进的历史画卷。
文物是最会“讲故事”的。海丝展览“走出去”的同时,海丝文物征集工作也从未停步。讲好“海丝”故事离不开外销商品,可大量外销艺术品早已流散海外,原产地反而难见踪迹。这使征集工作难度大大提升。让外销文物“回家”,摆上了博物馆的议事日程。
从2005年开始,当时在粤博藏品部工作的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馆员白芳,便积极联系欧美藏家,四出搜寻那些曾经远渡重洋、闻名遐迩的“广货”踪影。在她的努力下,被誉为“珠江版清明上河图”的外销画《广州港全景图》,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漂泊,重新回到故乡。
精美的《广州农耕商贸图》壁纸、外销黑漆描金龙舟图屏风、外销牧羊女图玻璃镜画……也先后永久“落户”广东省博物馆。2013年,这批文物回流不久,粤博组织“异趣同辉——馆藏清代中国外销艺术精品展”,让征集而来的外销艺术品集中亮相,向市民重现广州昔日海贸繁荣的荣光。
考古让水下文物“说话”
除传世外销艺术品外,对“海丝”故事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沉船出水器物。在古代,远航风险甚高,浩瀚的海洋曾吞噬无数的船只。而那些沉没于海底的商船,却将历史的瞬间永远定格,记录了古代海上丝路港岸繁忙、商船穿梭的历史景象。
一批近年水下考古发现,也在“亚洲内海”展上首次浮出水面。近年发现的“南澳Ⅱ号”元代沉船遗物,也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中,一件木胎漆碗静静泡在玻璃缸水里,碗底圈足内红漆“沂西丁酉造”字样,在反光镜中清晰可辨。“品相如此完好的元代漆碗,实属少见。这些字样说明当时漆器商品化程度很高。”蔡奕芝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