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邓春儒的作品《定位鳌湖》。
上围当代艺术馆展示艺术家李文的户外装置作品《蚂蚁》。
第十四届文博会主展虽已结束,但一些文博会的配套活动仍在持续。如5月18日,在龙华区观澜鳌湖老村城中村社区举行的“粘贴公共;与村共生”公共艺术展;仍在龙华区观湖街道上围艺术村进行的“创新与传承-上围古村艺术实践”系列展览。这两个展览有个共同点,都是围绕着古村展开艺术实践,试图将多元化的创意植入社区,激活古村,让艺术引领社区生活。艺术家们的实践工作将古村、社区空间与人连接在一起,在寻求平衡中拓展意义,在本土社区的经济及文化发展日趋同质化的今天,用艺术的方法发掘本土历史、对照当下、指引未来。
老物件搬进鳌湖村里的艺术馆
与其他展览不同,“粘贴公共;与村共生”公共艺术展把整个社区都变成了展场,展览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呈现。在鳌湖美术馆空间内部展出了各种本村收集来的老物件与艺术家未完成的作品,而在鳌湖老村整体的室外空间,则展示了20多位艺术家与若干艺术团体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亭介绍,鳌湖美术馆内展示的相当于鳌湖文献展,这个颇具当代形式的文献展汇集了很多鳌湖村民的生活痕迹以及鳌湖艺术家们的创作切片,所展示的作品都是未完成的,作品不仅可以看,还可以摸、可以动,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中来,成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展览为观众呈现了整个鳌湖社区的过去完成、现在进行——— 更多的是未完成,引领每一位观众去观看、去触摸、去经历。
置身于鳌湖美术馆内,如同来到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物仓库,各类柜子、桌椅、茶几、坛坛罐罐、电视机、自行车、小工艺品、饼干盒、黑板、书报,还有打卡机……未完成的作品层层叠叠,错落成一个令人感到亲切又新奇的展览现场。老物件的拼贴与并置形成独特的景观,对于村民来说,这是他们最容易看懂的一个展览。一位70多岁的老伯在馆内看了半个小时,满怀好奇地探究每一个老物件内部的装置,对从一个柜子内传出来反复播放的《难忘今宵》的歌声表现出浓厚兴趣,视频字幕就是参与展览的艺术家的名单。
王亭表示,一个混杂的状态就是鳌湖老村现在的状态,所以展览也是对鳌湖状态最直观的呈现。“粘贴公共;与村共生”不是一个惯常的艺术作品呈现展,而是专注于艺术家在自身创作实践以外的实验创作,并且将这种实验性质的实践根植于鳌湖老村的环境中。无论是鳌湖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因为有艺术家创作的渗入而带来改观。
在鳌湖美术馆外,观众可以更明显地看到这种改观。整个鳌湖老村的公共空间,以及艺术家的工作室,都成了作品呈现的场域。艺术家们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表达着自身对鳌湖的理解与参与。艺术家邓春儒的作品《定位鳌湖》,安置在村口池塘的中央,一个很大的红色标记,悬置在池塘上方,很吸引眼球。艺术家巧妙地将当下的导航系统与网络元素转化成为实物装置,表达了现代科技与古村的碰撞与融合。
400年古村用当代艺术为自己“点睛”
与鳌湖老村相距6公里左右,有一个400年的古村上围村,同样在进行艺术的转化。如果说已连续办了5年当代艺术展的鳌湖,通过公共艺术互动装置与展览,将多元化的创意植入社区,促进人与空间的互动交流,已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套路与方法,那么上围村则似乎是看到鳌湖这一可效仿的榜样,也开始找到了自身的发展动力,找到了与艺术、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路径。
新近改造完成的上围当代艺术馆焕然一新,“艺述新语”、“造物市集”、“读解上围”展、“走进艺术村”展等不同内容的展览,让上围村呈现出可解读、可感知、可参与、可触摸的活力。
“艺述新语”展区位于一间结合了碉楼与排屋建筑风格的百年客家老屋中,是本次“创新与传承-上围古村艺术实践”系列展览的核心部分。以《技忆-中国非遗影像档案》系列民间艺人肖像及纪录片为引子,陆续呈现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邬建安的装置作品《白日梦森林》等。
“读解上围”展区位于客家老屋旁,全面介绍上围村自清朝建村以来的历史及艺术村改造过程,通过上围之变求解村与城和谐共生的答案。其中包括了100多年前由瑞士巴色差会传教士拍摄的上围村历史影像等。
目前,上围艺术村已吸引了30多位艺术家、设计师入驻,并随着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马格南多媒体影像创作营等活动的举办,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周末出游休闲的去处。上围艺术村的提升改造也被列为观湖街道提升城市品质重点推进项目,将以“艺术桃花源,世界的上围”为目标,进一步打造有机融合本土文化遗产与国际视野的国际化艺术聚落。
观点
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都有先进文化理念
艺术家邹卫原租住在鳌湖老村,现在他在两个古村都建了自己的“中国历代熨斗博物馆”,更多时间呆在上围村。
他认为,两年前有艺术家自发在上围村入住以后,本身在村里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是艺术原生态的一种延伸。去年底城市建筑双年展在这里做分展场,今年文博会在古村做配套活动,几次大型的艺术活动,使古村让更多人知晓并参与了进来。
上围艺术村与鳌湖艺术村,在形态上略略有一些不同。鳌湖艺术村主要是聚集了一批做当代艺术的艺术家,相对整齐划一。上围艺术村,聚集着不同的从事艺术专业的艺术家,如有做民间美术的、做非遗的、做设计的,是各种艺术形态共生的一个形态。
这两个古村共同的地方是,他们在深圳这个城市生态里边,有着更先进的文化理念与观念。比如鳌湖艺术村今年的展览,以更开放的心态,邀请了各个地方年轻艺术家的参与,让当代艺术比较好地集中展示。上围艺术村邀请了知名的策展人陈东来策展,不仅有当代艺术展,还有非遗的项目,也有一些商业性的导入。他还把马格南这样一个国际著名的影像品牌导入上围村,使会展现场内容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