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蓄势待发,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
如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以自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成为广大国资国企必须要思考的战略问题。
为此,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全球500强企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明源不动产研究院主办,广州工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企存量资管创新峰会暨2023产业与园区高质量发展(广州)论坛”于8月3日-4日在广州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国资央企嘉宾,以及专业机构代表近千名嘉宾共赴盛会,现场可谓大咖云集!
峰会邀请到了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国资基金50人发展中心理事长罗新宇,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上海国资院特聘专家黄乐作主题演讲;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劲泉,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黄金刚,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喜东,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卓,长沙城市发展集团首席科学家何泽仪在企业发言环节,分别围绕存量资产管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资产盘活、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数智助力资产盘活等主题做了精彩分享。
当天下午的主题论坛环节上,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总经理助理孙慧强,北京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燕,广州珠江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星星,深圳安居创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徐普新,阿里资产南区总经理皮君,广州工控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雄辉,德必集团CIO范阳,仲量联行华南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资深董事翟琳璟等来自国企资管一线的负责人和业界知名专业机构代表,分别围绕“存量盘活与产业引领”“科技创新与园区升级”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目前大会已圆满落幕,小明根据嘉宾演讲整理出了部分精彩观点,一起来学习探讨吧!(以下记录按大会演讲顺序排列)
01 黄奇帆 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创新》
中国是超大规模的统一大市场,对世界各国发挥着引力场的作用,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将会加速形成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特有的竞争力优势。
结合党的二十大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未来国企继续深化改革需要从五个方向继续发力:
一是改革任务上,持续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二是在改革目标上,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做强做优做大的标准。
三是在改革短板上,强调弘扬国资国企企业家精神。
四是在改革阶段上,由“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转入“加快建设”新阶段。
五是在改革领导与保障上,继续发挥好国有企业、金融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引领作用。
我国经济目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中外政策周期存在错位。
在此背景下,通过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并购重组,将会更好地助力企业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加速落后产能出清、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下一步,新时代国资国企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布局方向,应该围绕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当下推动投资并购,激活经济全局的重要措施。
二是做实做活投融资平台,大力发挥各类产业基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新基建、碳中和等方面的资本支持。
三是加大重组并购投资力度,是国资国企促进双循环,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盈利水平的重要抓手。
四是围绕低碳绿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02 罗新宇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国资基金50人发展中心理事长《向产业组织商转型》
什么是“产业组织商”,即将原来分散的各个要素,通过组织、通过配置,形成系统或者体系。而“商”则是用市场化的方式,把过去分散的产业要素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来发展我们的产业。关于这个主题,我将分两个部分来阐述。
1、关于国资改革发展的形势。
国资企业从十八大到二十大之间,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明确国营基本定位,即国资企业应该干什么;第二阶段是明确国有资本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第三阶段则是通过国有资本的做强做优做大,创建中国式现代化。
创建中国式现代化,有两个并重:发展与安全并重。二十大提出,中国现在进入了动荡变革期,国家安全变得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只谈发展,但今天我们要谈在安全的前提下发展。
我们要形成“三个新”,即新发展格局、新科技格局和新安全格局,这是未来三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三大任务。
同时,国有企业当下的时代使命,是做产业和科创,要围绕前瞻性产业、科创产业做布局。
2、要发挥好国有资本在产业组织当中的功能与作用。
基于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需要,国资平台必须转型成为产业组织商。通过产业组织,帮助孵化、壮大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让他们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成为千亿市值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发挥什么作用?
第一,通过国有资本的集聚,基于市场化的运作,来实现专业配置深化的运作。
第二,几万亿的国有投资基金,现在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国资已经孵化出一批非常好的上市公司,在各个领域已经是产业龙头,他们本身就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
第四,通过园区的聚集,我们帮助更多创新企业形成生态的打造。
把国有资本的产业发展商作用发挥好,把科技+产业+资本+园区这些要素组织起来,通过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使他们得到产出,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03 姜海洋 明源云集团联合创始人、CEO
1、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着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聚焦主业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全国央国企创新统筹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广泛共识。
2、当前中国各领域正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明源云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非常重大的新机遇,有助于我国推进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功能、以产业数字化来孕育新动力。
中国数字经济正转向深化运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04 黄乐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上海国资院特聘专家《把握资产盘活新机遇,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1、金融十六条出台、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等事件,对于国企接下来的存量盘活和产业投资运营,都是极大的红利。
未来国资国企做重资产投资,尤其做园区开发导入投资时,会有大量资金花在基础设施上,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实现资本循环投资,再实现新的增量带动呢?
公募REITs一定是未来国企投融管退这个闭环的必然选择,不管做园区还是做资产盘活,它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2、金融创新不仅仅有基础设施公募REITs,还有更多资产证券化的工具,这类金融创新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能够滋养国企的每一个业务环节、每一个价值链。
另外我们还有数字化转型,它是我们的经络。数字化能够承接国企战略转型,支撑国企高质量发展,让国企在运作过程中更为灵动。
3、国企做产业园区一定要多关注什么?要多关注落地的税收、产值、就业,以及如何带动整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其核心是要构建五项重要能力:产业研判能力、产业算账估值能力、产业招商能力、生态运营能力、资产管理能力。
在产业研判上,既要结合省里、市里的产业导向,也要尊重产业经济规律,千万不能建好园区再招商,那就已经晚了。
在算账方面,过往产业地产主要从土地本身、从空间租赁上获得收益。但其实后端的收益点更多,比如增值服务收益,还有投资收益等。可以投资入园企业,获取它上市之后的增值溢价。以及园区经过专业运营之后,其本身也可以增值溢价。
在招商与生态运营方面,招商一定要围绕整个产业集群去打造生态链。产业生态也很重要,好的生态使园区能有更高的吸引力。
在资产管理方面,目前国资企业有80%还停留在资管的第一阶段,连资产现状都还没有分类盘点好。所以先做好资产分类、定级,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置和盘活策略。
4、现在很多地方国资都在思考,国有的资本、资源、资金、和资产,如何实现四资联动。国有企业要充分打造投融闭环能力,实现资源的资产化、资产的资本化和资本的证劵化。
5、央地各级国企,一定要把握住当前的市场与政策红利,如产城红利、资管红利、金融红利等,从存量中要增量,用增量带动存量,形成资本循环投资及资产保值增值;坚持开展专业细分与轻重并举策略;积极探索多元化社会力量合作,推动“国民共进”;把握数字新基建契机,助推高质量发展。
05 张劲泉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创新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广州工控立足“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型、驱动型工业投资集团”的战略愿景,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平台赋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
1、瞄准“大产业”,提升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针对存量业务坚持有进有退,广州工控通过“能混即混”等运作策略,确保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针对增量业务坚持高举高打,广州工控瞄准电池和储能、链主型零部件、盾构机、海洋装配等四大产业集群,推行一横一纵“T型”发展策略,发挥资本纽带作用,与多家龙头企业深度绑定,落地多个百亿级的本地重大投资项目,逐步摸索出具有工控特色的“大龙头 — 大项目 — 大集群”产业发展模式。
2、打造”大平台“,以载体聚集产业赋能要素。广州工控积极盘活存量载体资源,以打造集聚创新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强化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目标,支持集团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扩链和跨越式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业务板块与集团主业发展密切关联、双向支撑。
3、在产业园区领域,广州工控十分重视孵化器、加速器的设立,遵循“聚焦主营业务、服务区域产业、投早投小投新”的投资理念,以强化产业园区生态建设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为方向,遴选孵化企业与项目,以投促产。
06 黄金刚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上海仪电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
城市治理与服务的新趋势已经来临,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下,正在加快推进“随申码”向“城市码”的功能升级,构建“一人一码、一企一码”全方位的城市服务和治理体系。
这个举措的本质,是要打通数据,让数字真正起到赋能作用。我们作为上海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被赋予了历史使命,需要把整个公共数据运用起来,进行进一步的运营,提升城市服务。
在资管创新过程中,每一家企业乃至于政府部门,都离不开信息化的转型。
上海构建了大数据交易所,成立了数据集团等等,这些都是未来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化的几个重要步骤,缺一不可。
07 王喜东 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坚持“三地”业务方向,创新做好资产盘活“三篇文章”》
吉盛资产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国企发展助力,努力做好盘活资产存量的三篇文章。
1、坚持围绕地方政府做文章,紧紧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帮助政府化解矛盾,解决难题。
2、坚持围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文章。有效发挥AMC的功能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重点项目风险化解,并取得重大突破。
3、坚持围绕地方企业做文章,发挥地方AMC化险纾困作用,积极参与省内企业纾困和“两资”“两非”处置工作,利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债转股等多种手段,助推省内企业盘活存量。
08 李宏卓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合肥建投集团的转型发展之路》
1、合肥的成绩到底怎么做的?其实前年中央电视台已经用非常通俗的话语,给大家做了一个解读。合肥做的不是风投而是产投,不是赌博而是拼搏。赌博有今天没明天,可拼搏是抓今天赢明天,是专业担当和诚信,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合肥已经具备一套独具特色的机制和氛围,那就是围绕重大战略转型项目,形成政企合作的模式。
这样一来合肥市的干部围绕产业培育、围绕项目投资,都很了解和熟悉,都能不断进步提高,最终形成科学决策与高效推进的状态。
2、合肥建投已经转型成为围绕城市建设投融资、重大产业培育,以及资产运营、资本运作的城市运营服务商。下一步的投资发展和方向,是坚持一个定位,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做大、做优。
我们将重点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智能网联汽车、乡村振兴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
我们将重点强化三项举措,一是坚持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二是以龙头企业为基础,促进产业链的参股带动和发展;三是终端应用、多点布局,做一些前瞻性的布局来引领产业投资的格局和生态。
未来我们计划实现四个目标,一是把龙头企业培育到趋近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努力实施关键节点的国产化替代;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领换道领跑战略;四是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09 何泽仪 长沙城市发展集团首席科学家《数字创新,转型发展新突破》
作为存量资产管理实践者、资产盘活的应用者,长沙城发集团想分享我们的三点做法。
1、目标导向、以终为始。资产的核心是资本化,以此为核心逻辑,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集团战略,实现资源、资产、资金良性循环。做到了集团统筹,每个专业板块集中发力,打造了一批专业的资产经营子公司。同时将优质资产进行ABS处理,并在积极REITs过程中。
2、数字赋能、盘活存量。在城市国企数字化当中我们在投融管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数字化赋能。其中在资产管理的环节当中,我们和明源云合作建立资产运营管理平台,通过数字评估完成从粗到细、从重到轻地资产分类。以数字化手段将资产分为最好的核心资产,可以做资本化运营的;以及一般性资产,主要做资产管理运营的;还有目前有瑕疵和问题的资产,比如闲置资产、低效资产、反效资产。
数字赋能的第一个案例是通过数字化系统设置信息决策节点,用系统管人。将集团经营关键事项全责节点变成资产管理系统当中的一个个OA节点,用系统管理流程。
数字赋能的第二个案例是通过沉淀资产全周期的数据,用数字定资产管理预期和资产收益标准。这个动作让公司运营者和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我们收集了自集团重组合并以来所有的资产合约数据,并且以此为基础就可以评估出未来的走势。根据存量资产原来赚了多少钱,预测未来大致能赚多少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画了两条线,一条线叫做预测线,还有一条叫标准线。
数字赋能的第三个案例是锚定标准。我们把所有的租决文件抽出5个指标,把这5个指标做成了锚定的标准。未来租决合约如果没有在这5个标准之内,系统会自动提醒,我们用这套锚定标准来以数管事。
我们形成了数字赋能盘活资产、安全合规、摸清底盘、智能经营和资本优化这几个维度的工作。目前通过统计分析构建模型、决策实施和快速止损通道等路径,完成了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赋能。
3、文化底蕴、资产增值。通过打造和提升资产当中的文化价值,专业化的进行资产运营,我们展示了杜甫江阁和太平老街两个成功的资产增值案例。
10 孙慧强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总经理助理《天津存量盘活探索与实践》
津融集团目前有三大核心板块:资产管理板块、投融资板块、金融服务板块。
资产管理是核心业务板块,主体是我们的金融资产公司。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AMC牌照优势,服务领域遍及金融及非金不良的资产处置,资产盘活、资产托管,形成了前端资金融通、中端资产管理、后端资本运作三位一体的资产管理运营体系,从发挥金融稳定器、经济助推器和企业服务器的重要作用。
在投融资板块我们有两家公司,利用持有私募股权、证券投资基金牌照,拓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与投资咨询等基金业务。
在金融服务板块我们有融资租赁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充分发挥金融牌照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赋能,积极为区域客户提供一站化的服务。
11 赵春燕 北京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运营推动城市更新》
1、首创郎园的9个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复制的。每个项目所在地段不同,必须有自己的地段属性。在我们的操盘过程中,最明显特质就是逆向规划。我们有大量文化活动是要先下场测试人群,验证定位。每一个项目的定位不坐在办公室里面决定的,而是看市场需要它往哪个方向走,那么改造、招商、运营都齐步走,定位与市场极度融合。
2、我们的招商模式,跟政府养商育商的理念是完全相一致的。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都会以龙头企业作为第一位,但后面整体培育出来一个育商的梯队。这样的好处是构建一个文化产业生态,同时把税收做成可持续的梯队。
3、我们有大量的自营文化内容IP,文化内容最大的优势是,供给不同的文化内容,会吸引不同的人,我们能真正把文化内容、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做有机的融合。
4、在最稀缺不是地段和资产,而是做项目的真心与用心,城市更新特别需要愿意俯下身、沉下心的团队。
12 徐普新 深圳安居创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用好REITs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
发展保租房REITs的三点工作建议:
第一,统一思想。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层面,都需要充分认识到,REITs是与国、与企业、与民都有利的创新金融工具。
第二,提前谋划。企业提前分析、梳理REITs发行相关问题;政府组成市领导牵头的专班,协调REITs发行涉及的资产转让、税务等相关问题。
第三,做好运营。实现REITs 3.8%的净现金流分派率要求,投资成本端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发力空间有限,更重要的运营端做大净现金流的能力,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来实现。
13 皮君 阿里资产南区总经理《数字化激活资产价值,服务要素市场产业升级》
阿里资产依托于3项服务能力,服务于资产盘活的市场。
1、资产的服务能力。例如过去我们做资产的评估需要很长时间,普遍是需要1到3个月,尤其国有资产,基本上按照成本核算法去评估,导致国有资产处置周期长、成本高。现在阿里资产已经建立大数据评估体系,你的资产在市场上该是一个什么价格来进行转让,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测算,让资产有个合理的市场价值预估。
2、平台交易撮合能力。我们将资产交易数字化,在阿里资产平台上进行招商与交易,帮助我们的委托方、政府以及国企,实现交易的撮合。
3、投资人的发现能力。这会帮助我们平台上的投资人找到适合他的项目,匹配他的产业投资需求、并找到适合他的服务。
14 何雄辉 广州工控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科创产业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广州工控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现状与展望》
1、围绕存量资产,我们通过一张蓝图来赋能产业发展。
主要围绕六大特色、标杆示范双平台,来整合土地资源,并用数字化来分类研判土地的价值。
一是打造企业版规划政务服务平台;
二是强化台账整理,低籍保健资料数字归档;
三是打造一体化管理中台;
四是打造多个孪生城市应用新应用;
五是构建土地效能评价模型,谋划资源变资产路径;
六是破解路径最大化释放国资土地发展效能。
通过一张图、通过系统的思维,整体谋划存量用地的产业集群化。通过易查、易用、易管的三个功能,把土地资源梳理清楚。
2、怎样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我认为主要有7个方面。
第一,以系统的思维,整体谋划存量用地的园区发展。搭建广州工控土地“一张图”信息系统,形成近、中、远三阶段项目行动计划,辅助项目开发决策。通过“摸-筛-理-定”四个步骤,发现核心问题,形成四条应对破解路径,最大化释放国资土地发展效能。
第二,以高质量科创产业策划,引领产业园区全流程发展。搭建产业大数据的招商系统蓝图,赋能科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比不同区域的多项数据指标,来辅助决策。
第三,以多元化应用场景,引导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结合我们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系统,实现园区绿色化。通过搭建中央活力区的沉浸式体验,让最美千年商都散发魅力。
第四,以标准化+数字化的高品质产业空间,支撑优秀科创项目的落地。依据园区的产品、配套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合,分类形成研究模块,输出可复制使用的园区标准化产品内容。
第五,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招商招产力度,通过建立“产地房企人”的产业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产业分工协作与多维动态的决策。
第六,以数字化双平台,探索产业园区精细化的运营服务。通过一张图系统,首创国企土地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造企业政务平台,谋取存量用地园区化发展。
第七,依托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四链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化。
15 范阳德 必集团CIO《存量产办园区运营的新趋势与新机会》
1、当前的行业现状是怎么样的?我们认为有几个问题:
一是同一区域内的产业同质化问题,值得被思考。
二是园区定位功能的同质化。许多园区做的得越来越花哨,建筑标准越来越高,都配备了很多公共配套。但是,如何真正赋能企业,是值得去思考的。
三是园区形态的同质化。我们认为产业园区应该有顶层设计,基于顶层设计形成一个端到端的服务链。从项目建立到建设过程,再一直到项目退出,要有端到端的思维,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行业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增量时代我们做的是加法,做了一个项目再做第二个项目,这是过去的做法。进入存量时代,需要关注怎么把项目通过精细化的运营,落地化的服务,能够让收入结构更完备、提高收入天花板。
2、如何把好的数字化技术、好的产品落地到园区行业,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节流,让我们的运营效能更高;二是开源,创造更多流量变现的场景。
16 翟琳璟 仲量联行华南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资深董事《工业上楼背景下的产业空间竞争策略》
1、工业上楼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项目之间的竞争,会有什么策略?
我们认为一是产业企业的头部化。过去龙头企业进入一个城市,拿地自建是重要选择之一,或者唯一选择。但是随着复合型的工业上楼项目出现,头部企业通过租赁和购买工业上楼项目进驻的可能性,将极大提升。
二是高端化,在更好的服务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小企业进驻高端工业上楼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三是产业生态化,在工业上楼项目中打造全产业生态的成功率,将会极大提高。
四是产品的精细化、高标化和多元化。未来针对特定产业的工业上楼项目,将会大量出现。而且工业上楼项目的建造标准,与传统厂房相比将会极大提升,产品也将更多元地供应给市场。
五是产品形态的堆叠化、社区化与专业化。不管深圳还是广州的项目,除了产业空间之外,还融入了很多员工服务、配套商业以及居住的空间。这些都是堆叠化、社群化带来的功能融合。
六是智能化、高效化和生态化。
2、如何让可以上楼的企业,更愿意进驻到工业上楼项目中?
我们认为有两大方法。一是强定制化,精准定位。针对特定目标产业、特定客户群体,针对性地打造物业,吸引该类产业和企业进驻;二是产业社区化,丰富项目内部的产业链以及产业服务体系,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
以上为本次峰会部分嘉宾观点的精华整理。至此,第二届中国国企存量资管创新峰会圆满落幕!